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经修改后发表于《左右青春》微信公众号,感谢《左右青春》刘玉明编辑对文字和格式所做完善。个别文字此处略有不同。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子:朋友邀我写个大学毕业季寄语。我知道很多毕业致辞都是打鸡血,大家估计都上火了吧,我写点泄火的好了。
 
又是一年毕业季,师兄师姐早已离去,你是今年的主角,或依依不舍,或五味杂陈。
 
还记得四年前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吗?
 
很多人的憧憬都可一言以概之:“自由”。未成年时,绝大多数人都被家庭和学校过度管束;相信大家一定对初入大学时体验到的自由记忆犹新:再没人管你吃什么穿什么,几点写作业几点睡觉,一天玩几个小时游戏、打几个小时篮球或看几集网剧。
 
你业余打工、和谁谈恋爱、甚至是不是跑到外面租房子住,只要自己不想跟别人包括爸妈说,别人也一般不会知道。
 
但是四年过来,你一定也体会到大学并不真的那般自由。
 
首先,你有一个“大学生”的身份,这就意味着你不可能完全自由地规划自己的生活,每周有些钟点必须现身教室——虽然可能只是去睡觉或者做白日梦。而且,你还有一个更具体的身份:你是“中国某大学某系某班某宿舍的学生”。除非退学重新高考,换学校基本是天方夜谭;转系换专业也往往并非易事;班级一般也不能换,班主任、辅导员或个别同学再让你看不惯,一般只能忍;就是哪怕宿舍里另外三到五个人夜夜闹的你睡不好觉,凑齐几个生活习惯合拍人和你共寝室,也很难——当然最后一件事还有个解决办法,就是去社会上租房。
 
 
 
现在,你们里的大多数人,已经不能再在校园里住下去,要出去租房住了(包括出国继续读书的同学,留在国内继续读研的同学特殊些,生活节奏和本科生略有相似,不过人际关系已经和本科有了很大不同)。这对于绝大多数同学(除了入伍的同学这种很小部分例外),是前所未有的个人自由的一个象征——你的人生不再被一个庞大的机构托管,而是真的开始由你说了算、由你负责了。
 
前几天,在我组建的一个微信群里,看见一位大概三四年前结识的北京交大本科生。
 
他在晒自己所租房阳台上给仓鼠搭的可爱“小别墅”。于是乎,与他闲聊中得知他已经毕业工作了两年,并且在自己租房住的小区里认识了一些有趣的朋友;又谈及他因工作而发生的心态变化,便想起几年前他还是个根本不敢和生人说话的乖小孩,不由得感慨社会自由天地的力量是如此强大的改变一个人。
 
自由,意味着享受和创造的可能。毕业后,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再不是你们的生活标配,你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住上所谓的豪宅,可以满世界周游吃各种新鲜美食亦或到某个吸引你的国度去生活;既可以去做工作狂也可以选择去过诗意随性的生活,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交往和共事的人。
 
而创造,除了在广阔天地里大有所为,还包括丰富自己的小生活,安置自己的小窝,搭建自己的社交平台;当你的身份不再是大学生而是有头衔的职场人士,当你的经济来源不再是微薄的爸妈拨款或者兼职实习工资,而是正经薪水甚至理财投资所得之后,除了新的享受方式,你也大概会发现新的创造空间。
 
但在我们这个时代,自由的好处被谈及的同时,却往往忽视警惕自由的问题。
 
自由本应是个中性词,因为自由只是缺少束缚的状态,而束缚固然是对可能性的限制,却也是稳定性的来源。因此更多的自由,便总是伴随着更多的不可预测的困难和危险;而利用好自由而不为自由所害,则需要经验与智慧。
 
唯有与一个人的经验与智慧相匹配的自由,才是对此人合适的自由。大学为什么要对学生采取很多管束措施?就是因为大学生,身处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度的阶段(在不少国家成年年龄都是21岁,不是18岁),普遍不能很好把握更大的自由,反而会滥用之——当代大学里那么多学生因为沉溺游戏而挂科乃至退学,那么多学生因为无谓熬夜而搞垮身心健康,包括近年来校园贷导致的某些大学生债台高筑现象,都是大学生滥用自由反而伤害到自己的例子。
 
大学秩序的维持,一部分靠纪律,一部分靠规矩,比如考试不及格就是需要补考,挂科过多或者英语四级不过就是不能毕业;就是这些让同学们不时觉得讨厌的规矩(束缚),让大家上的大学都有个大学的样子。
 
 
 
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而有趣的是,大学其实相当程度上保存了“中世纪”的社会氛围:重集体而轻个人,更多强调秩序、保障、公平,而非自由和竞争。大学生的自由更多地体现在闲暇上,偏消极的自由,而非更积极的、各种行动的可能性上。
 
从这个角度讲,一个人从大学校园走入社会,有一点像从中世纪走入近现代的社会:从此,这个人再加入一个集体(工作单位、社会团体等),都是基于个人与集体的自由契约关系,而非中世纪式的依附关系(大学生和大学的关系恐怕更像这种关系);但是摆脱依附关系的同时,也失去了生活的基本保障,从此需要为自己的幸福,在复杂且充满变数的社会中,去一次次做赌,经历各种沉浮。
 
同时生活的价值感来源,也会进一步变得复杂甚至模糊:再没有像分数那样的统一衡量标准,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就可能意味着得到和失去截然不同的东西。
 
而我们也会面临许多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竞争。
 
市场经济秩序下运转的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比,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有通过努力追去幸福的权利,第二是越是对幸福至关重要的东西,越是需要通过自由竞争获得。大家会说,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中国孩子从小就没缺过竞争。
 
没错,但是现代社会里成年人的竞争,和大家上学时候的应试竞争,有很大的区别。应试竞争,几乎所有人比拼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任务内容和竞争标准都极为明确,作为竞争者的学生根本就不用做手段和方向上的选择,一路好好读书,认真做题,几乎是竞争取胜的不二法门。而作为离开学校的社会人,在真正的人生的竞争中,无论是练什么比什么,还是到底竞争遵循什么规则,就实在没有一定之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大家都知道有些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是高考的失败者,有些极为有成的学者英年早逝,也有官运亨通的官员高位下马。社会上的许多竞争,都相当残酷无情。可能很多大学生初尝社会性竞争的残酷,是在情场上:不管你做得怎样好,你喜欢的人可能就是无动于衷;有的自觉和自己内在外在没得比的人,却能轻轻松松和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幸福地在一起;一些感情之外的现实因素的干扰,也会让受挫的当事人感到其中悲凉;或也可能,在几次情感挫折之后,一个人才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人格问题、情感认识问题,但是并没有人会坦白地告诉自己真相是怎样,只能一次次头破血流后自己去悟。
 
离开校园之后,不但社会人的情场更多些现实与复杂,职场、商场、名利场,都不乏竞争的压力与残酷性,以及不公。
 
 
 
第二个问题,就是各种不公平的存在。
 
学校虽也有种种不公,但和社会上的不公完全是小巫见大巫,而且还会在许多事情上秉持(也可能是不好意思打破)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原则,比如学校食堂会有经济菜和小炒的区别,但不会把宿舍搞成三六九等缴费越多住得越好;表现突出的同学固然会有更多出访、登台的机会,但是和其它同学选课上课的机会并无不同。
 
而一旦你走入自由的社会,很多以前你觉得不公平的事情,现在不但真实存在,而且人们普遍认为天经地义。面对种种你认为的不公,你有两种选择:要么努力改变这种不公平,要么接受这种不公平同时自己尽可能挤到好一点的位置。
 
当然,无论你怎样选择,不妨也思考一下,这种不公平是不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理解往往比简单的牢骚对改变更有帮助。
 
 
 
第三个问题,是孤独。
 
很多大学生在校园里也觉得非常孤独,也有很多大学生会很自信地说,“我不怕孤独”。当年还在清华园读本科的我,既属于前者也属于后者。只是后来我跑到美国“乡下”的大学读博,在森林里的小木屋住着做了几年“美漂”,才深刻地意识到当年的自己错得多么离谱。
 
完全不怕孤独的人,像某些地质学家和探险家可以在野外长年累月独自跋涉,或者像珍妮古道尔老奶奶那样半辈子和大猩猩住在一起,抑或像某些宗教的僧侣修士那样隐居,这种人有,但是比例极小;基本上孤独对于所有人都是具有很大的杀伤力的,会让人出现从心理到生理的种种不适乃至疾病,影响工作产出,影响个人生活。
 
而大学里,虽然很多人也感到孤独,但是其实是生活在人堆里,学校里很少有能让人完全独处的环境,每个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其他人共享空间(虽然很多人直到毕业也不认识),这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无形中带来很多“人气”,消除了很多孤独感。而且在大学里,大家生活在许多“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人际关系当中(老师、同学、室友),这一点又有点像中世纪的状况:因对集体的依附而得到“强加”的人际关系,从而一定程度上免于孤寂。
 
而走出校园之后,最开始大家当然会对自由的生活倍感新鲜,但是可能过不多久,很多人就会发现未曾体会过的无助的孤独:工作中的同事,慢慢会发现并不适合像大学同学那样肆无忌惮地分享心事;居住的地方,就算有个室友,也难得像大学室友那样变得相互无拘无束,甚至可能过了很久都并不相熟。
 
而夜深寂寞的时候,再也不可能像在大学宿舍里那样,发个微信便可以几分钟后和同住一个宿舍区的好友一起走个几十米就可以撸串、喝酒畅谈到天蒙蒙亮——毕业不几年,你认识的人便几乎没有了学生(而且你那时候可能也和学生没有了共同语言),如果没有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任你解闷,晚上所谓的朋友们便都要么在加班,要么要早睡第二天早早上班,很多时候你会寂寞,那么就忍着吧。
 
不光是这种日常的寂寞。随着年纪增长,交心的朋友普遍越来越少,很多人会发现,越是心里有大事忐忑不安或者不吐不快,越是没有倾诉对象,通讯录里都是工作关系的点头之交,老同学也逐渐各有各的关注领域,像大学时代那种“少年强说愁滋味”的日子,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
 
现代人的孤独,其实恰恰来自于自由:因为人与人的纽带不再是强加的,都是自愿选择的,所以大家都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无论是普通朋友还是人生伴侣,于是关系的缺失,便成为了常态。
 
 
 
第四个问题,是迷茫。
 
竞争中遇到的挫败、外部存在的不公、自己的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孤独中对自己人生状态和道路的质疑,这些都会让人感到迷茫;而自由越多,人就越难决定下一步的方向。
 
在大学里,学校和老师会尽可能让学生相信,只要专业课学好,将来不愁没发展;而就算在学校里成绩不好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的同学,也很容易觉得自己应该在某些方面尚有未显露的优势,日后车到山前必有路。很正常,大学生就是在应该做白日梦的年纪。
 
但是毕业之后,随着你的年龄接近25岁、30岁、35岁、40岁…可能每隔一段时间,你就会突然警觉地意识到,之前梦想过的一些事情,如果还没有发生,是不是不会在自己今生发生了?
 
抑或,之前自己特别在意且为之努力的一些东西甚至是人,是不是并不值得自己如此投入地去追求?
 
人生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岔路和十字路口,而某位我忘记名字的名人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大意是人生的成绩不在于起点,而在于十字路口的抉择;更何况我们所处的这个技术革新不断导致产业结构乃至社会形态变化的时代,很多超过五年的人生规划都显得一厢情愿。
 
稳定的传统社会里,长者可以给晚辈很多人生道路的指点;而今天的社会,很多情况,没有人知道怎样的选择才最好。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自己的人生路,不顺恐怕会是普遍情况,跌落也会大大增加。
 
 
 
多少年来,全国乃至全世纪的各种毕业致辞难以胜数,大都以充满信心和乐观精神的展望激励毕业学子。可是一代代学生毕业后面对的,并非童话故事,是真实的人生跌宕起伏、悲欢离合。所以我想,剧透一点大家之后人生路上可能遇到的坎儿,虽不悦耳,却可能有用。
 
当然,这些问题提出来了,有没有什么解决之道呢?
 
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是几乎不可能的,它们和现代社会甚至人类社会的本质有关,体味到挫折坎坷无助也是一般人人生必经之路。但是明白一个道理有助于大家减轻这些潜在问题对自己人生的冲击,那就是:人良好把握更多的自由,需要更多的经验与智慧。
 
显然,学校教育不足以在这方面帮你做好足够准备;恰恰因此,走出学校,万不可放弃学习,只有增进自己洞察自己、洞察他人、洞察社会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毕业后的你,往往需要比在学校里进一步开拓自己学习的宽度——比如关于心理、社会、财经、健康的学问,以及各种或者能丰富你的谈资、或者能有助于你的工作的话题,可能和你专业无关,但是和你的人生有关;又比上学时你可能习惯于看书学习,但是其实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乃至有意识地结实能教益自己的朋友、打造自己的朋友圈、形成自己与他人深度交流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与解惑的途径。
 
生命因偏离平衡态而产生,因存在竞争机制而发展;人生,则因不确定性的存在才五彩缤纷,奥妙无穷;而现代社会,同时涌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的问题,让人类得以把握更大的自由,却也受到更多挑战——这就是我们的时代使命,也是我们寻得人生幸福绕不开的问题。
 
打开你的心,聆听这个世界,聆听这个时代,聆听彼此吧,欢迎来到真实的现代社会。
话题:



0

推荐

封楚宁

封楚宁

2篇文章 6年前更新

一个在哪里用什么标准衡量都非典型,却又想追求内心和外在世界的融通的人。喜欢从人的欲望、情感与认知的角度,加上历史的素材,反思当下我们的人生。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2篇